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北京,100730
医技科室
放射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
医技科室
检验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鼻窦
真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绿脓杆菌所致鼻窦炎和黄曲霉菌所致鼻窦真菌球CT特征,探讨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北京同仁医院确诊的74例绿脓杆菌所致鼻窦炎[男31例、女43例,年龄15~74(50±13)岁]和72例黄曲霉菌所致鼻窦真菌球[男28例、女44例,年龄25~78(53±15)岁]患者的CT资料.回顾性比较二者CT特征,统计学方法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二者CT均表现为鼻窦内软组织密度影(100%),病变范围累及单窦(44.6%和90.3%)、上颌窦(91.9%和70.8%)、筛窦(41.9%和2.8%)、额窦(29.7%和0)、伴钙化(50.0%和72.2%)、上颌窦口扩大(13.2%和35.3%)、中央钙化(83.8%和59.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累及蝶窦(32.4%和34.7%)、窦壁增生硬化(56.8%和62.5%)或破坏吸收(18.9%和16.7%)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绿脓杆菌所致鼻窦炎和黄曲霉菌所致鼻窦真菌球均可表现为窦腔软组织影伴钙化、窦壁增生硬化或破坏吸收,但前者常多窦受累,易累及上颌窦、筛窦、额窦,钙化相对少见且多位于受累鼻窦的中央;而后者多累及单窦,上颌窦受累最多见,其次为蝶窦,而额窦及筛窦受累少见,钙化更常见且易发生于受累鼻窦的窦口,多伴窦口扩大.
基金: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经费资助(ZYLX201704)Beijing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of Hospitals C1inical Medicin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Funding Support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北京,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陈晓丽,鲜军舫,鲁辛辛.ct对绿脓杆菌所致鼻窦炎和黄曲霉菌所致鼻窦真菌球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9,99(43):3417-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