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功能性发声障碍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f Functional Dysphonia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育部耳鼻咽喉头颈科学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出处:
ISSN:

关键词: 功能性发声障碍 嗓音评估 影响因素 临床特征

摘要:
目的探讨功能性发声障碍的诱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功能性发声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频闪喉镜检查结果,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共鸣发声疗法和重音治疗法发声训练,治疗前后行VHI评估和GRBAS评分,分析疗效。结果 104例中,无明显诱因34例(32.69%),诱发因素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29例(27.88%),情绪紧张22例(21.15%),用声过度10例(9.62%),其他因素9例(8.65%)。频闪喉镜检查见粘膜波正常43例(41.35%),黏膜波改变53例(50.96%,其中41例未引出黏膜波,12例黏膜波减弱),室带完全超越声带3例,不配合发声未引出黏膜波5例;发声时声门闭合不全65例(62.50%),声门上代偿性内收30例(28.85%),喉部挤压9例(8.65%)。随访67例,恢复正常53例(79.10%),其G评分、VHI评分均降为0分;6例发声明显好转但未完全恢复正常,G评分和VH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8例治疗后G评分和VHI评分无明显变化。结论功能性发声障碍诱因复杂,并非单一精神心理因素所致;喉镜检查多可见声带振动异常、声门闭合不良及声门上代偿;治疗可采取心理疏导、发声矫正和中医针灸相结合,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育部耳鼻咽喉头颈科学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849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584 更新日期:2025-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