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测定其下丘脑、垂体P物质(SP)及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方法将28只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对照组(C组)。A组:脑闩下蛛网膜下腔注入3μL青霉素G-K,三叉神经痛模型建立后,处死大鼠,取下丘脑、垂体,按放射免疫法处理,同批测定SP及β-EP的含量。B组:脑闩下蛛网膜下腔注入3μL生理盐水,30 min后取下丘脑、垂体,余同A组。C组:直接处死,余同A组。结果实验组SP含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及对照组(P(0.01),而β-EP含量实验组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对照组(P(0.01),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SP和β-E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肽SP和β-EP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