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小儿喉乳头状瘤吸入七氟烷麻醉诱导期间呼吸力学变化

The changes of respiratory mechanics during sevoflurance anesthesia induction in children with laryngeal papillomatosi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麻醉科,1007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热线风速仪 喉乳头状瘤 七氟烷 麻醉诱导 呼吸力学

摘要:
目的 通过热线风速仪观察喉乳头状瘤患儿和普通小儿吸入七氟烷麻醉诱导期呼吸力学的变化,旨在获得预测通气和捕管困难的客观量化指标及对控制通气加深麻醉效果的评估.方法 选择普通患儿(C组)和喉乳头状瘤患儿(L组)各2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 mg/kg,吸入氧气2 L/min+7%七氟烷实施麻醉诱导.热线风速仪采集四时段呼吸力学数据:静注氯胺酮1 min后(T1),开始吸入7%七氟烷时(T2),吸入7%七氟烷3min后(T3),控制通气2min后(T4).结果 L组T1期呼吸的平均速度[(1.48±0.20)m/s和(1.26±0.18m/s)]、最大速度[(1.72±0.25)m/s和(1.97±0.31)m/s]都高于c组(P<0.05),呼吸频率、吸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组T3、T4期平均吸气速度和最大吸气速度的比值(0.612±0.030和0.613±0.032)小于C组(P<0.05).L组T3期最大吸气速度、呼吸频率下降的幅度[(25±6)%和(19±4)%]少于C组(P<0.05).L组T4期各项指标较T3期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喉乳头状瘤患儿吸入七氟烷麻醉诱导期是靠加强呼吸做功来代偿通气不足的,其上气道梗阻情况随麻醉加深更加突出,通过控制通气辅助加深麻醉效果不明显.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麻醉科,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850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584 更新日期:2025-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