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听神经病患者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的定量分析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ransient Evoked 0toacoustic Emissions in the Patients with Auditory Neuropathy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2]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出处:
ISSN:

关键词: 听神经病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自回归功率谱 主导频率

摘要:
目的定量分析听神经病患者的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研究TEOAE在听神经病诊断中的应用,并探讨听神经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变部位。方法利用ILO96耳声发射仪对76例(152耳)听神经病患者、80例(160耳)听力正常者进行TEOAE测试,对TEOAE进行分频段的相关率、强度和信噪比的统计分析,求解其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功率谱并检测其峰值,定量分析听神经病患者AR谱峰值的变化特性。结果听神经病组1、2kHz的分频段相关率、强度和信噪比均显著大于听力正常组(P(0.05);听神经病组3、4kHz的分频段强度大于听力正常组(P(0.05),而两组之间3、4kHz的相关率和信噪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神经病组与听力正常组TEOAE信号均可检测三个主导频率,且两组之间三个主导频率的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神经病组TEOAE信号第一主导频率的反应幅值比听力正常组显著性增大(P(0.01),而第二、三主导频率反应幅值与听力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AR谱对TEOAE信号分析可作为对听神经病的诊断依据之一。听神经病组TEOAE第一主导频率反应幅值比听力正常组明显加大,说明耳蜗基底膜处对应第一主导频率的位置处于超活跃状态,第一主导频率的基底膜位置正反馈机制得到加强,即说明连接外毛细胞的内侧橄榄耳蜗束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活跃,TEO-AE信号AR谱的分析对于研究听神经病的病变机制和病变部位具有一定的意义。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849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584 更新日期:2025-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