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临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出处:
摘要:
曾几何时,有观点认为“声带是一个禁区,不允许深入其中,否则后果难以预料”。但短短几十年来,随着对发音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发音障碍诊断水平不断提高,显微镜的应用,显微手术器械的进步及CO2,激光临床应用等,使新的手术方法得以实践,也使发音功能重建成为现实。目前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留或恢复声带基本组织结构及功能。其中声带黏膜显微缝合技术的应用使很多设想成为现实[1]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徐文.声带黏膜缝合技术与喉蹼治疗[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7,22(6):34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