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与内耳结构正常患儿人工耳蜗术后心理物理测试比较

Compa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ophysical tests between cochlear implant children with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and normal inner ear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机构: [1]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听力康复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人工耳蜗 心理物理测试 声阻抗试验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摘要: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阈值、舒适阈和电极阻抗的特点,为这类患儿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将 131例语前聋患儿,根据CT检查结果分为A和B两组,A组111例,内耳结构正常; B组20例,双侧前庭导水管扩大,但不伴有其他内耳结构异常.所有患儿均使用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生产的Nucleus24M型人工耳蜗.术后4周左右安装体外设备并进行心理物理测试,使用与患儿年龄相应的方法进行阈值和舒适阈的测试;使用R116和R126软件自动测试电极阻抗.结果:经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各电极的阈值和舒适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心理物理测试值即阈值和舒适阈,在开机时和开机后1、2、3周,2、3、6、9个月及1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各电极阻抗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电极阻抗在开机时和开机后1、2、3周,2、3、6、9个月及1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与内耳结构正常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制定术后调试计划及设置各电刺激参数时,均可采用与内耳结构正常患儿相同的方法.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听力康复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851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589 更新日期:2025-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