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对疑为眼内炎患者房水玻璃体细菌培养结果的临床分析

The clinical analysis on bacterial isolates from the aqueous humor and the vitreous body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endophthalmiti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中华系列

机构: [1]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微生物室,100005
出处:
ISSN:

关键词: 眼内炎/微生物学 眼房水/微生物学 玻璃体/微生物学

摘要:
目的探讨眼内炎患者房水玻璃体培养细菌菌属的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方法对10年(1989~1998)间培养的522份眼内炎患者的房水玻璃体标本革兰氏染色,培养阳性细菌菌属分布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细菌培养标本522份(房水261份,玻璃体261份),培养阳性菌共119株(房水44株,玻璃体75株),平均培养阳性率为22.8%(房水阳性率为16.9%,玻璃体阳性率为28.7%).培养阳性菌中,革兰氏阳性(G+)球菌54株占45.4%,G+杆菌24株,占20.2%,革兰氏阴性(G-)杆菌41株占34.5%.肠杆菌科比例最高占18.5%,其次为微球菌占1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2.6%,假单胞属占10.9%.前后5年的比较结果显示,G+球菌的百分比变化不大,G+杆菌下降了13.9%,G-杆菌阳性增长了11.7%. 结论 G+球菌与G-杆菌仍是导致细菌性眼内炎主要菌属,后者比例近5年升高,这些变化应在临床诊治细菌性眼内炎时引起注意.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微生物室,10000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85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589 更新日期:2025-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