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机构: [1]上海同仁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7月上海同仁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3例,根据溶栓治疗14 d内出血转化发生情况为观察组(有出血转化,n=29)和对照组(无出血转化,n=44)。比较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前、溶栓治疗后12 h及3、5、7、14 d血清MMP-9水平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治疗1年后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治疗后12 h、3 d血清MMP-9水平上升,而后持续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溶栓治疗后12 h血清MMP-9水平上升,而后持续降低(P(0.05);观察组各时段血清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治疗后12 h NIHSS评分降低,溶栓治疗后3 d NIHSS评分升高,而后持续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溶栓治疗后NIHSS评分持续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段NI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风险较高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其对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具有一定预警作用。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上海同仁医院神经内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850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584 更新日期:2025-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