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中华系列
                            ◇ 其他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出处: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肌损伤
                    
                    
                        非霍奇金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摘要: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56岁。因间断胸部不适4个月,加重1周来诊。
症状体征 入院4个月前起间断于平速步行200~300 m、夜间睡眠中发作胸部不适,性质不可名状,位于胸骨后,范围手掌大小,伴双上肢尺侧烧灼样疼痛,伴出汗,程度可忍受,休息5~10 min可完全缓解,发作频率不固定,未重视及诊治。此后上述症状发作较前频繁,每日2~3次。1周前起上述症状发作持续时间延长,每次持续0.5~1 h,且程度较前加重,每天发作数次。入院前心电图ST-T动态改变,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伴鼻腔肿物1年余,近20 d出现口腔肿物。
诊断方法 冠脉造影提示冠脉大致正常,鼻腔、口腔肿物活检病理明确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CHINESE MEDICAL CASE REPOSITORY 2023,5:e00647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PET/CT示累及双侧鼻腔、双侧上颌窦、上颚、鼻咽顶后壁、舌根及舌体右部、会厌右壁及喉室右壁、上下颌骨及周围、纵隔4R区、心包内、部分心肌、双侧肾上腺、右侧睾丸,左前臂、左颈后、胸背部皮下及肌肉内,右眼球受累不除外。
治疗方法 入院后予双联抗血小板、低分子肝素抗凝、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降低心肌耗氧、他汀稳定斑块及调脂治疗,血压偏低未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后行冠脉造影提示冠脉大致正常,除外冠心病诊断,停用抗凝,调整为单联抗血小板治疗,因存在心室肥厚,予以ACEI及β受体阻滞剂改善心室重构。病情相对平稳后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后入血液科住院继续治疗。
临床转归 患者在血液科先后行1次LOP(培门冬酶+长春新碱+地塞米松)、3次SVILE(地塞米松+长春地辛+异环磷酰胺+培门冬酶+依托泊苷)及2次Gelox(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培门冬酶)方案化疗,期间行3次腰椎穿刺+鞘注术预防颅内淋巴瘤转移,4次化疗后复查PET/CT评效部分缓解(PR)。1 年后复查PET/CT评效为不确定的完全缓解(CRu),随访患者原发病仍稳定。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陈璐,郭新颖,张福庄,等.非霍奇金淋巴瘤累及心肌1例[J].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2023,5(1):e0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