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执笔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
本院执笔作者机构: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
刊名:
ISSN:
年份:
卷:
期:
页码:
关键词:
腹腔高压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急诊
专家共识
摘要:
急诊危重症患者容易合并腹腔高压(IAH)/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且IAH/ACS 与不良预后密
切相关。目前我国尚缺少急诊危重症患者IAH/ACS 诊疗的指导性文件。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等多个专业
组织在系统梳理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结合急诊科临床工作特点基础上,联合制订了《成人腹腔高压和腹腔间
隔室综合征诊治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4)》,旨在提升急诊医师对成人IAH/ACS 的诊疗能力。该共识特别强调
了急诊环境中IAH/ACS 的早期识别、持续监测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共识推荐对存在IAH/ACS 危险因素的急
诊患者进行常规腹腔内压(IAP)测量,并根据IAP 水平调整监测频率。治疗方面强调了非手术和手术等综合
治疗措施,还特别增加了中医药治疗的推荐。该共识强调了液体复苏、器官功能支持和预防的重要性,提出营
养治疗和预防策略。共识为急诊IAH/ACS 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更为精确和实用的指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
临床预后。
收录情况:
◇统计源期刊
◇北大核心
◇CSCD-C
◇中华系列
专家组成员:
卢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
韩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
王国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
任恩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
谢苗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
张国强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
李春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
吕传柱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曹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
柴艳芬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
陈凤英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陈晓辉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
陈玉国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
徐峰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
甘涛
(柳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韩小彤
(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何新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梅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唐子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李建国
(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李培武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
李小刚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
马渝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马青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
马岳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毛恩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
潘曙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科)
彭鹏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秦历杰
(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童朝阳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急诊科)
王振杰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邢吉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
许铁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尹文
(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急诊科)
柳学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曾俊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张劲松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张茂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
张新超
(北京医院急诊科)
赵斌
(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
赵敏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赵晓东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急诊科)
朱长举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朱华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
朱继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通讯作者:
谢苗荣
(yyyyxmr@ccmu.edu.cn)
张国强
(zhangchong2003@vip.sina.com)
李春盛
(lcscyyy@163.com)
吕传柱
(luchuanzhu@emss.cn)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卢毅,韩桢,王国兴,等.成人腹腔高压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诊治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4)[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4,36(5):449-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