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执笔作者机构:
[1]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2]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3]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刊名:
ISSN:
年份:
卷:
期:
页码: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生物信息学分析
技术规范
微生态损伤
移植物抗宿主病
粪菌移植
摘要:
肠道微生态(intestinal microecology,IM)是人体最庞大、最重要的微生态系统,是激活和维持肠道生理功能的关键因素,
基于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影响,以及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并逐步向临床转化。肠道微生物参与并
影响肿瘤的发生、进展、治疗反应及其不良反应,随着IM 与肿瘤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在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ting,
NGS)、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和技术推动下,IM 研究开启新的方向。IM 维持宿主免疫系统功能,在控瘤药物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控瘤药物疗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IM 平衡,基于IM 的技术策略在肿瘤诊疗中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收录情况:
◇统计源期刊
◇北大核心
◇CSCD-C
专家组成员:
郭智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王钧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王强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谭晓华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于君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张发明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任军
(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
安江宏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陈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
陈鹏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邓丽娟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邓启文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付广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
黄自明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黄慧强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胡伟国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李小安
(绵阳市中心医院)
李志铭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梁婧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智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刘哲
(天津大学医学部)
孟景晔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皮国良
(湖北省肿瘤医院)
乔明强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祁小飞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任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邵亮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沈鹤霄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舒榕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孙志强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唐菲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王华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王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吴清明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吴为
(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
解奇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夏忠军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许晓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杨文燕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殷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张利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张幸鼎
(中山大学医学院)
张钰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朱宝利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朱艳丽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周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周辉
(湖南省肿瘤医院)
通讯作者:
郭智
(guozhi77@126.com)
王强
(wangqiang@wust.edu.cn)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郭智,王钧,王强,等.中国抗癌协会肠道微生态技术整合诊治指南(精简版)[J].中国肿瘤临床.2023,50(18):91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