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可吸收聚合物钉棒在足踝外科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执笔作者机构: [1]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北京积水潭医院 [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4]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6]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7]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8]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10]中部战区总医院 [11]佛山市中医院 [12]四川省骨科医院 [13]昆明市中医医院 [14]西安市红会医院 [15]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16]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17]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本院执笔作者:
本院执笔作者机构: [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刊名:
ISSN:
年份:
页码: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足踝外科 聚乳酸 专家共识

摘要:
《可吸收聚合物钉棒在足踝外科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是由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足踝基础与矫形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足踝专业学组、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足踝学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足踝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足踝外科,遵循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临床经验制定,为足踝外科医师提供可吸收聚合物钉棒临床应用的学术性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包括可吸收钉棒在足踝外科的临床应用指征、临床实践和相关问题等。

语种:

收录情况: ◇统计源期刊 ◇CSCD-E

专家组成员:
梅国华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吴天一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李庭 (北京积水潭医院) 杜辉 (北京积水潭医院) 郭秦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王旭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杨云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徐海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洪劲松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晖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张明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魏世隽 (中部战区总医院) 朱永展 (佛山市中医院) 张宇 (四川省骨科医院) 郭英 (昆明市中医医院) 赵宏谋 (西安市红会医院) 白露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曾参军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杨建义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王磊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唐明杰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施忠民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马昕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常非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程建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丁文鸽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方龙云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方真华 (武汉市第四医院) 桂鉴超 (南京市第一医院) 胡勇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胡正霞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黄雷 (宁波市第六医院) 季云瀚 (上海市同仁医院) 江敞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 姜兴华 (昆山市中医医院) 阚玉华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 冷卫国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德阳医院) 李彦文 (上海市民航医院) 李渊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梁嘉睴 (宝鸡市中医医院) 刘峰 (长沙市第三医院) 刘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鹿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苗旭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帕尔哈提·瓦哈甫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沈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沈延东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田文平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汪鑫 (合肥京东方医院) 王志坚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徐林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许亚军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徐杨博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徐泽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 杨茂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余冬平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曾林如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曾宪铁 (天津市天津医院) 张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张大伟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张奉琪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张洪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院专家组成员:
张明珠[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通讯作者:
施忠民 (18930177323@163.com) 马昕 (maxin@sjtu.edu.cn)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8967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619 更新日期:2025-10-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