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临床科室
眼科
眼肿瘤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眼科(未分亚科)
出处: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巩膜扣带术
视网膜下增生
摘要:
目的:分析巩膜扣带术(SB)治疗合并视网膜下增生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临床分析研究。收集2016-10/2020-01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合并视网膜下增生的RRD患者54例54眼,其中男36眼,女18眼,平均年龄24.92±11.99岁,视网膜脱离范围(1、1~2、)2个象限分别为12、25、17眼;累及黄斑47眼;视网膜下增生范围(1、1~2、)2个象限分别为26、23、5眼;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1.21±0.77;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下SB,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率、最佳矫正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视网膜复位52眼(96%),视网膜未复位2眼(4%),再行玻璃体手术后复位。平均随访时间为19.17±11.15mo,末次随访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MAR)0.61±0.40,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有差异(P(0.01)。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在正确适应证选择的前提下,SB治疗合并视网膜下增生的RRD有较好的成功率。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杨琼,魏文斌.巩膜扣带术治疗合并视网膜下增生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21,21(08):1479-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