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光动力疗法治疗类固醇相关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steroid-associated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皮质类固醇 光动力治疗

摘要:
目的探讨半剂量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类固醇相关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CSC)变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自2014年9月至2019年11月有外源性类固醇应用史的CSC并接受半剂量PDT治疗的患者20例(32只眼),观察治疗前后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渗漏点及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视网膜解剖学的变化。结果 20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45.25±9.81)岁(26~62岁),单眼发病8例,双眼发病12例,合并泡性视网膜脱离4例6只眼,其中2例为双眼泡性视网膜脱离。随访时间1~42个月,中位数3个月。治疗后1个月,31只眼(96.9%)的渗漏点消退,仅1只眼渗漏点持续存在(3.1%)。末次随访时2只眼出现黄斑区以外的新渗漏点。PDT后1个月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23只眼(76.7%),减少者5只眼(16.7%),无明显减少者2只眼(6.6%),仅表现为黄斑区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PED)的2只眼PED均吸收。末次随访时仍有2只眼(6.6%)有残存的视网膜下液。基线时患眼的平均log MAR视力为(0.73±0.58),治疗后1个月平均log MAR视力为(0.63±0.72),末次随访平均log MAR视力为(0.59±0.65)。14只患眼测量了PDT治疗前后的脉络膜厚度,显示治疗前中心凹下脉络膜平均厚度为(451.74±156.47)μm,PDT后1个月为(436.00±158.11)μm,末次随访时为(414.39±154.27)μm。二者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67和P=0.195)。结论对于类固醇相关的CSC,半剂量PDT可以在短期内有效地控制病情并改善黄斑区的解剖学结构,对患者的视力改善有一定作用。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54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8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