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眼内淋巴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Clinico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12 cases of intraocular lymphom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05
出处:
ISSN:

关键词: 眼内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摘要:
目的探讨眼内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2-2019年眼球摘除的眼内淋巴瘤患者12例。方法回顾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形态以及预后。主要指标肿瘤部位、组织病理学分型、患者生存预后。结果12例中男性7例。平均年龄(58.2±10.9)岁。均无其他部位淋巴瘤病史。11例表现为视力下降。平均病程(12.7±10.3)个月。发病部位以脉络膜最多见(9/12),其中同时累及视网膜者1例,同时累及虹膜睫状体者6例;12例中仅位于虹膜睫状体者1例,仅位于视网膜者2例。原发脉络膜部位淋巴瘤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多见(5/9),其次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3/9)。1例原发虹膜睫状体及2例原发视网膜的淋巴瘤均为DLBCL。发生肿瘤眼球外扩散者4例,其中3例为MALT,1例为套细胞淋巴瘤(MCL)。2例发生中枢神经转移者均为DLBCL。随访11~99个月。所有DLBCL患者眼球摘除后均应用甲氨蝶呤全身化疗,肿瘤位于脉络膜及虹膜睫状体的6例患者均存活,2例肿瘤仅位于视网膜者1例死亡;3例脉络膜MALT患者术后均未采取全身化疗,目前均存活。中枢神经转移的2例DLBCL患者1例存活,1例死亡。结论眼内淋巴瘤中脉络膜淋巴瘤多见。组织病理以DLBCL为主,其次为MALT。脉络膜DLBCL化疗后生存预后较好;脉络膜MALT易发生球外扩散,生存预后较好。视网膜淋巴瘤均为DLBCL,生存预后不佳。(眼科,2021,30:295-299)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05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0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