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浅静脉流出道对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通畅率影响的比较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of superficial venous outflow tract on the patency rate of arteriovenous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管外科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学系
出处:
ISSN: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静脉 流出道 通畅率

摘要:
目的 比较建立前臂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时选择不同浅静脉流出道对于人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建立前臂AVG的210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根据浅静脉流出道的不同分为肘正中静脉(median cubital vein,MCV)、贵要静脉(basilic vein,BV)组和头静脉(cephalic vein,CV)组,比较三组术后通畅率。结果 MCV组术后12、24、36和48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45.5%、16.9%、7.5%和3.7%,BV组分别为47.2%、15.8%、8.2%和5.5%,CV组分别为58.9%、26.5%、15.1%和9.7%。MCV组术后12、24、36和48个月的一期辅助通畅率分别为45.5%、23.3%、10.7%和8.5%,BV组分别为60.4%、32.9%、20.2%和12.0%,CV组分别为71.4%、35.5%、16.8%和10.0%。MCV组术后12、24、36和48个月的二期通畅率分别为83.0%、49.8%、26.3%和15.9%,BV组分别为78.9%、56.2%、39.7%和26.8%,CV组分别为87.5%、67.7%、46.6%和2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浅静脉流出道建立AVG术后近中期通畅率无明显差异,可依据临床情况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管外科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学系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0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