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新西兰白兔严重冻伤模型实验观察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severe frostbite in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 models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解放军总医院介入放射科,北京100853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冻伤 实验动物模型 血管造影

摘要:
目的 实验观察新西兰白兔严重冻伤模型的大体、影像学、血液学、病理学变化。方法 采用乙醇浸泡法建立新西兰白兔严重冻伤模型12只,并进行常规复温治疗。分别于冻伤前、冻伤后复温前、复温后即刻、6 h、12 h、24 h、2 d、3 d、4 d、5 d、6 d对10只兔严重冻伤模型进行受累肢端肿胀程度、皮肤颜色观察及血管造影;于冻伤前、复温后即刻、6 h、12 h、24 h、2 d、3 d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及纤溶活性指标检测,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TBA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于冻伤前、冻伤后复温前、复温后即刻和复温后6 h、12 h、24 h、2 d、3 d、4 d、5 d对其余2只模型受累肢端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趾端截肢率和得分法计算模型的自然预后截肢率。结果 模型复温后即刻至复温后12 h,受累肢端皮肤颜色由紫蓝色转为粉红色,肿胀程度逐渐加重,肢端血管造影显示血流逐渐恢复,复温后12 h至截肢皮肤颜色由粉红色转变为紫蓝色,最后变为黑色,肿胀程度减轻至最后干瘪,肢端血管逐渐闭塞,血流逐渐消失,皮肤颜色紫蓝及暗黑区域大致对应血管闭塞区。白细胞水平在复温后即刻~3 d持续升高;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于复温后即刻始升高,12 h达高峰,24 h恢复基线水平,2 d、3 d下降;血小板水平于复温后即刻~2 d持续下降,24 h达低谷,3 d恢复升高;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值较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keto-PGF1α水平于复温后即刻~12 h持续升高,12 h达高峰,24 h~3 d开始下降;TXB2水平于复温后即刻~3 d持续升高;MDA水平于复温后即刻~3 d持续升高;SOD水平于复温后即刻~24 h持续升高,24 h达高峰,2 d、3 d开始下降。模型左前肢血管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复温后即刻~24 h大量血管扩张淤血或充血,未见明显血栓,2~5 d可见混合血栓。受累趾端最终截肢率为82.5%,得分法结果为(20.6±3.8)分。结论 新西兰白兔严重冻伤模型受累肢端复温后即刻至复温后12 h血流逐渐恢复,24 h血栓形成,血管逐步闭塞。冻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机体出现严重炎症反应,PGI2-血栓素A2及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解放军总医院介入放射科,北京100853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6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