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头戴式显示与桌面显示对数字眼疲劳的影响差异研究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ISSN:

关键词: 数字眼疲劳 头戴显示 调节滞后

摘要:
目的 对比头戴沉浸式显示(HMD)与桌面开放式显示(DP)在短期阅读使用时对人眼数字眼疲劳的影响差异。设计二阶段交叉设计试验研究。研究对象 18~21岁在校大学生42人。方法 受试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21人。第一组先使用HMD、后使用DP阅读相同的文字40分钟,中间休息30分钟;第二组相反顺序使用。用开放式自动验光仪检查阅读前、后的屈光度,并计算调节反应。用Likert量表记录观看前、后的主观眼疲劳评分。根据受试者每分钟的阅读速度与正确率的乘积计算阅读效率。主要指标阅读前后屈光度、矫正视力、调节反应、眼疲劳量表评分、阅读效率。结果 使用HMD,阅读前后屈光度分别为-0.045(-0.56,0.31)D和-0.025(-0.45,0.31)D(P=0.144);调节反应均为滞后,滞后量分别为(1.13±0.57)D和(1.16±0.62)D(P=0.612);矫正视力分别为1.00(0.8,1.2)和1.00(0.8,1.2)(P=0.978);阅读后眼疲劳主观评分2.50(1.00,6.00)高于阅读前的0.50(0,3.25)(P=0.004)。使用DP,阅读前后屈光度分别为-0.070(-0.50,0.23)D和-0.020(-0.50,0.26)D(P=0.305);调节滞后量分别为(1.09±0.58)D和(1.13±0.59)D(P=0.491);矫正视力分别为1.00(0.8,1.0)和1.00(0.8,1.0)(P=1.000);阅读后眼疲劳主观评分3.00(1.00,6.25)明显高于阅读前的0(0,3.00)(P<0.001)。将HMD组与DP组引起的眼部参数变化及阅读效率进行交叉比较,两设备引起的屈光度变化量无统计学差异(P=0.126),调节滞后变化量无差异(P=0.962),矫正视力变化量无差异(P=0.894),眼疲劳评分变化量无差异(P=0.160)。HMD组阅读效率(20.11±6.09)低于DP组(22.01±6.91)(P=0.009)。结论 与DP显示相比,HMD在40分钟的阅读使用时未引起更强的数字眼疲劳。(眼科,2022,31:429-434)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61 今日访问量:6 总访问量:128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