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小针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临床研究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2]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 210000 [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针刀科,江苏南京 21000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偏头痛 小针刀 疗效 氟桂利嗪 内耳前庭

摘要:
目的 探究小针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90例前庭性偏头痛病人,按就诊顺序抽签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30例,氟桂利嗪治疗)、小针刀组(30例,小针刀治疗)、联合组[30例,小针刀(每周进行1次针刀治疗)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三组病人治疗效果、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56.67%)、小针刀组(66.67%)相比,联合组(90.00%)总改善率显著提高。同一时间点两组DH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治疗时间增加而减少(P<0.05);两组DHI评分组间与时点有交互效应(P<0.05),治疗2、3 d后,联合组、小针刀组和对照组DH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小针刀组相比,联合组治疗2、3 d后DHI评分显著降低(P<0.05)。同一时间点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治疗时间增加而减少(P<0.05);两组VAS评分组间与时点有交互效应(P<0.05),治疗2、3 d后,联合组[(2.01±0.65)分、(1.15±0.35)分]、小针刀组[(2.43±0.71)分、(1.45±0.46)分]和对照组[(3.11±0.77)分、(2.05±0.51)分]VAS评分较治疗前[(5.72±1.25)分、(5.69±1.23)分、(5.65±1.21)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小针刀组相比,联合组治疗2、3 d后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4/30)高于小针刀组(0.00%,0/30),低于对照组(30.00%,9/30)。治疗后,联合组(0.82±0.17)次/月、小针刀组(1.55±0.41)次/月和对照组(1.66±0.55)次/月,头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4.35±1.03)次/月、(4.55±1.17)次/月、(4.75±1.23)次/月]降低,与对照组、小针刀组相比,联合组治疗后头痛发作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小针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效果显著,可减轻病人头痛及眩晕程度,并且快速、安全、可靠。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2]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 21000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0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