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预防女性反复发作尿路感染复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对照非劣效性试验,受试者为就诊于国内11家医疗中心的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rUTIs)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岁,有可证实的临床资料显示1年内≥3次、6个月内≥2次急性UTIs发作,且经抗菌药物治疗治愈;②入组时患者无明显尿路刺激症状,中段尿尿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在各单位实验室标准正常范围内)或离心镜检≤3HP,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阴性,尿细菌培养阴性;③泌尿系B超检查无尿路解剖功能异常(如:尿路梗阻、结石或先天性尿路畸形等)且残余尿量≤50ml;④本人或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意识清晰,能独立回答问题,按试验方案要求自行完成研究问卷.排除标准:①对治疗用药过敏者;②任何复杂的尿路感染或肾盂肾炎迹象(表现为腰痛、体温≥37.3℃、全身症状);③入组前7 d内应用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④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如梗阻、结石、尿路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或其他功能异常、尿流改道、留置导尿管或支架管或间歇导尿患者;⑤合并或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艾滋病等可导致全身免疫功能异常的疾病;⑥已知/疑似怀孕、母乳喂养或停药后3个月内计划妊娠的患者;⑦恶性肿瘤患者和精神病患者;⑧筛选前4周内曾接受其他任何试验药物治疗或参加过另一项干预性临床试验者;⑨不能遵守试验方案或其他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入组的情况.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共给药5次,首次用药0.5 ml,随后4周每周用药1次,每次1 ml;对照组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3g 口服,每10天1次,连续给药9次.随访6~8个月,随访期间出现尿路症状,且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异常升高定义为UTIs复发.于试验组第5次给药当天、对照组第4次用药后0~2 d(V2)复查尿常规、肝肾功能、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于治疗结束后第(90±10)天(V3)、第(180±10)天(V4)复查尿常规、尿SIgA;于治疗后第(270±10)天(V5)比较两组的复发(同种细菌导致的再次感染)或重新感染(非同种细菌导致的再次感染)情况,并进行非劣效性分析,非劣效界值设定为P=0.2.结果 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本研究共纳入rUTIs患者152例,其中试验组80例,符合意向性分析集(ITT)71例,符合方案分析集(PPS)66例;对照组72例,符合ITT 69例,符合PPS 67例.两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婚姻情况、尿路感染病程、糖尿病史、既往重大手术史、传染病史、尿SIg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5时间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44.78%(30/67)和42.65%(29/68)(P=0.803).ITT数据集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复发率差值为0.0213(95%CI-0.1460~0.1886,P=0.0048);PPS数据集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复发率差值为-0.002 1(95%CI-0.1711~0.1670,P=0.0109),试验组的复发率非劣于对照组.V2时间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2~V4时间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尿SIgA分别为0.90(0.37,2.89)mg/L 和 1.32(0.34,3.08)mg/L、1.54(0.44,3.23)mg/L 和 1.71(0.27,2.92)mg/L、1.11(0.65,3.42)mg/L和2.18(0.43,3.26)m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0%(24/80),分别为注射部位红肿、疼痛不适14例,发热5例,过敏性皮疹2例,荨麻疹、头疼、便秘各1例;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6%(4/72),均为腹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事件,所有不良事件无需额外干预均可自愈.结论 与磷霉素氨丁三醇相比,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预防女性rUTI的临床效果一致,具有良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