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黄斑裂孔直径测量,光相干断层扫描首选水平扫描还是放射状扫描?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机构: [1]正大光明眼科集团 潍坊眼科医院, 潍坊 261000 [2]滨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烟台 264100 [3]青岛大学正大光明国际眼科中心, 青岛 266000
出处:
ISSN:

关键词: 黄斑裂孔 裂孔直径测量 光相干断层扫描 水平扫描 放射状扫描

摘要:
黄斑裂孔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至1869年,也就是von Helmholtz发明直接检眼镜后的第19年。Knapp在这一年首次报道了1例外伤性黄斑裂孔病例,而"黄斑孔"这一专业术语的确立则是源于1900年Ogilvie的报道 [1]。作为黄斑中心区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的全层断裂,黄斑裂孔在临床上可分为较为常见的特发性黄斑裂孔和相对少见的继发性黄斑裂孔两类。目前眼科界已达成共识,玻璃体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而手术后解剖结构和视功能的恢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前黄斑裂孔的形态特征。其中,黄斑裂孔大小的评估被公认为最具临床价值的手术前评价指标 [2,3,4,5]。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黄斑裂孔本身具有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特征 [6],传统基于二维平面影像的直径测量方法在理论上均存在固有局限性 [7,8]。因此,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精准的黄斑裂孔测量体系,无论在理论探索还是临床实践层面,都仍然是当前眼科领域亟待突破的重要课题。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正大光明眼科集团 潍坊眼科医院, 潍坊 261000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正大光明眼科集团 潍坊眼科医院, 潍坊 261000 [3]青岛大学正大光明国际眼科中心, 青岛 26600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617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544 更新日期:2025-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