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吲哚青绿辅助内界膜剥离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的随访分析

Follow-up study of indocyanine green-assisted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peeling on treatment of macular fissure with retinal detachment in high myopi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机构: [1]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2]北京市同仁医院眼科 [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吲哚青绿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摘要:
目的随访不同术式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的视力、黄斑区的形态和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探讨经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吲哚青绿(ICG)辅助剥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患者42例42眼.ICG辅助内界膜剥离(ICG组)15眼,未使用ICG剥离内界膜联合术后激光治疗(激光组)14眼,未剥离内界膜(未剥膜组)13眼.除常规行裂隙灯生物显微镜和间接眼底镜检查外,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周及术后2周、4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应用A/B超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进行定期检查.结果 ICG组一次手术裂孔闭合率为14/15例,激光组为13/14例,未剥膜组为10/13例.3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OCT显示,ICG组裸露型(黄斑孔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缺如)占11/15例,激光组占5/14例,未剥膜组占10/13例;ICG组中央视网膜厚度为(143.45±23.50) μm,激光组为(168.18±39.00) μm,未剥膜组为(194.25±17.56) μm.术后复发5例,其中未剥膜组3例、ICG组1例、激光组1例.对首次手术失败的患者行再次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硅油填充后视网膜复位,随访时间>6个月,未见视网膜脱离复发.结论 ICG辅助内界膜剥离和术后眼底激光治疗可提高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一次手术成功率.术后OCT显示ICG组以裸露型多见,视网膜厚度变薄,可能与ICG对视网膜色素上皮和神经上皮的毒性有关.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0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