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100045)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100730)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研究所
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咽喉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录像分析法
前语言交流能力
儿童
助听器
耳聋
摘要:
目的:本研究利用“录像分析法”对聋儿选配助听器后前语言交流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为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60名选配助听器的语前聋儿童。选配助听器时年龄为4-49个月,平均22.4±14.6个月。根据选配助听器时的听力损失程度将儿童分为A组(中度听力损失,11名)、B组(重度听力损失,36名)、C组(极重度听力损失,13名)。另外根据耳聋儿童选配助听器时的年龄,将儿童分为a组(选配助听器时年龄≤2岁,41名)、b组(选配助听器时年龄>2岁,19名)。使用“录像分析法”分别在选配后0(初次选配时)、3、6和12个月对儿童的轮流交流、视觉交流、主动交流和听觉注意四项前语言交流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A、B、C三组儿童选配助听器一年内轮流交流及听觉注意能力得分均呈显著增长(P<0.05),而视觉交流及主动交流能力得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a、b两组儿童选配助听器一年内轮流交流能力得分均呈显著增长(P<0.05)。a组儿童选配助听器一年内听觉注意能力得分无显著增长(P>0.05)。b组儿童选配助听器一年内听觉注意能力得分呈显著增长(P<0.05)。a、b两组儿童选配助听器一年内视觉交流和主动交流能力得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耳聋儿童使用助听器时间越长,前语言交流能力越好。聋儿听力损失程度越轻,选配助听器后前语言交流能力发育速度越快。录像分析法可用于评估分析选配助听器后聋儿前语言交流能力。
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首发2011-1017—01)、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一“扬帆”计划临床技术创新项目(XM—
LX2015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41109)、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基金(2009—3—29)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100045)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李颖,陈雪清,刘海红,等.儿童选配助听器后前语言交流能力发育[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6,14(02):21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