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超声影像在皮肤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Sonographic manifestations of skin diseases:a preliminary study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超声诊断科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皮肤性病科
出处: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生物显微镜 皮肤疾病

摘要: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联合常规超声对皮肤病变进行扫查,探讨各类皮肤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为皮肤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纳入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于北京同仁医院行手术切除并获得病理诊断的皮肤病患者124例,共136个病灶,其中良性105例117灶、恶性19例19灶。术前应用UBM联合常规超声对病灶进行超声扫查,对病灶UBM和常规超声声像图的11种征象进行评价分析:主体所在层次;内部性状;表皮层连续性有无中断;表皮层有无角化增厚;表面是否凹凸不平;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内部血流状况;周边血流状况。结果良性病变分析结果为:色素痣41灶,多局限于表皮和真皮层,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无或有少量血流;脂溢性角化26灶,多数表皮角化增厚,后方回声衰减,内部无或有少量血流;表皮样囊肿18灶,多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层,呈实性或囊实性,后方回声增强;蓝痣10灶,多位于真皮层,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无或少量血流;皮肤纤维瘤10灶,多局限于表皮和真皮层,也可累及皮下组织,形态规则,边界不清,内部无或有少量血流;血管瘤9灶,多局限于表皮和真皮层,也可累及皮下组织,实性或囊实性,后方回声无变化或有增强,内部血流丰富,周边无或有少量血流;脂肪瘤3灶,位于皮下组织层,多呈低或等回声,可伴后方回声增强,内部无血流。恶性病变分析结果为:基底细胞癌10灶,多局限于表皮和真皮层,少数可达皮下组织,表皮层连续性中断,可角化,表面凹凸不平,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后方回声无变化或衰减,内部有中等或丰富的血流;鳞状细胞癌3灶,累及皮下组织,多数表皮层连续性中断,明显角化增厚,表面凹凸不平,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后方回声衰减,内部血流丰富;日光性角化3灶,局限于表皮和真皮层,表皮层连续完整,多有角化增厚,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后方回声衰减;Bowen病3灶,多累及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表皮层连续完整,多有角化增厚,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后方回声无衰减,内部中等血流。结论各类皮肤病变的超声表现既具共性,又各有特点。UBM联合常规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疾病分类或分型及鉴别病灶良恶性,对皮肤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超声诊断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0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