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睫状体肿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Clinical and pathogenic study of ciliary tumor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100730 [2]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睫状体肿瘤/外科学 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应用 病理组织检查

摘要:
目的:探讨睫状体肿瘤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特征、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诊断价值以及局部切除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的疗效、安全性及适应证范围.方法:22例经UBM、B型超声等检查诊断为睫状体肿瘤的患者,肿瘤最大径4~16mm,晶状体限局性混浊或限局性赤道部凹痕6例,完全混浊3例,4例合并视网膜脱离.采用全身低血压麻醉,行局部板层巩膜睫状体或局部板层巩膜睫状体前脉络膜切除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和异体巩膜移植术,切除的肿瘤行病理检查.结果:术后经2个月~5年3个月(平均28个月)随访,未发现肿瘤复发,1例睫状体恶性黑色素瘤(上皮细胞型)直径超过15mm,术后2年发生肝转移.末次随访时,视力0.05~0.3者7例,>0.3者15例.病理诊断:睫状体恶性黑色素瘤9例,黑色素细胞瘤4例,无色素上皮腺瘤6例,神经纤维瘤2例,神经鞘瘤1例.结论:睫状体肿瘤中良性肿瘤约占一半(13/22),UBM对睫状体肿瘤的早期诊断有帮助,是确定病变大小、部位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的重要工具.睫状体肿瘤局部切除不仅可以保留患眼,挽救视力,而且对切除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成功率,是治疗某些睫状体良、恶性肿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10073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0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