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高度近视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长期稳定性的研究

Long term stability of high myopia after 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3]山西省眼科医院准分子激光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高度近视眼 角膜形态

摘要: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03年8月至2011年7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准分子激光科接受LASIK、(角膜瓣厚度+切削深度)/术前中央角膜厚度的百分比(PTA)≥40%且资料完整的高度近视眼患者112例(221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4例(105只眼),女性58例(116只眼);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5.6±5.4)岁。患者术前的等效球镜度(SE)均≥-6.00 D。术前及术后末次复查时均进行裸眼视力(UCVA)、矫正视力(CDVA)、球镜度数、散光度数、SE、中央角膜厚度(CCT)及角膜地形图等检查。分析患者术后的屈光状态、稳定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术后还需测量患者的剩余基质床厚度(RSBT),计算PTA及术后RSBT占术前CCT的百分比(PSBT)。患者术前及末次复查的各项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术前与术后患者的视力和SE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不同的CCT检查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术前的UCVA为0.08±0.30,术后末次复查时的UCVA为0.8±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9,P(0.05)。末次复查时的屈光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球镜度数为(-0.87±0.97)D,散光度数为(0.40±0.41)D,SE为(-0.75±1.03)D。末次检查时的SE与术前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3,P(0.05)。手术的安全指数为1.10,有效指数为0.90。术后患者的PTA为44%±3%。术后患者的PSBT为58%±5%。患者未出现继发性圆锥角膜。结论 PTA≥40%但PSBT达到50%及以上时,高度近视眼患者在LASIK术后长期稳定,未发现继发性圆锥角膜。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6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