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呼吸科低氧血症患者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5月至2016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低氧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PaO2、血浆D-二聚体水平、下肢深静脉超声、CT肺动脉造影(CTPA)及肺通气/灌注扫描等结果,分析PTE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结果 176例低氧血症患者诊断PTE 73例,发生率为41.48%。176例患者中141例合并肺部基础疾病,PTE组与无PTE组的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PTE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38.89%(7/18)、33.33%(7/21)、33.33%(4/12)和30.30%(10/33)。血浆D-二聚体≥1 000μg/L(OR=3.070,95%CI:1.436~6.563)、深静脉血栓(DVT)(OR=3.915,95%CI:1.481~10.349)和体质量指数(BMI)≥24.00kg/m2(OR=2.760,95%CI:1.214~6.278)为低氧血症住院患者发生PTE的危险因素。将PTE患者分为D-二聚体水平正常组(28例)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组(45例),亚段PTE(OR=5.557,95%CI:1.508~20.482)与年龄(70岁(OR=4.126,95%CI:1.414~12.037)是血浆D-二聚体水平正常的相关因素。依据是否存在肺部基础疾病将PTE患者分为无肺部基础疾病组(35例)和合并肺部基础疾病组(38例)。与无肺部基础疾病组相比,PTE合并肺部基础疾病组的男性比例(57.89%比31.43%)、咳嗽/咳痰症状比例(55.26%比14.29%)、发热症状比例(18.42%比2.86%)、D-二聚体≥500μg/L比例(81.58%比54.29%)以及DVT的发生率(44.74%比17.14%)较高(P值均(0.05),但BMI≥24 kg/m2的比例(65.71%比91.30%)、卧床时间≥3 d的比例(8.57%比34.29%)、晕厥发生比例(0.00%比22.86%)和PaO2数值[(61.88±10.55)mmHg比(67.06±8.04)mmHg]较低(P值均(0.05)。结论呼吸科低氧血症患者PTE发生率较高,D-二聚体≥1 000μg/L、DVT和BMI≥24.00 kg/m2是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亚段PTE及发病年龄较小的患者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更可能处于正常范围,肺部基础疾病可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风险。由于肺部基础疾病合并PTE可导致呼吸功能的进一步恶化,PTE的及时诊断与治疗对于此组患者的病情缓解及预后改善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