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人突变Lumican基因转基因小鼠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的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变化,比较人Lumican基因突变与形觉剥夺对小鼠眼轴、屈光度数及巩膜发育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由50只人突变Lumican基因转基因鼠(10日龄)中随机选取34,只,以及46只同日龄野生C57BL/6J小鼠中随机选取32只,以眼睑缝合法建立单眼形觉剥夺模型,其余转基因小鼠(16只)及野生鼠(14只)不作处理。依据眼别将其分为6组:转基因小鼠未处理组(A组,16只,32只眼);转基因小鼠形觉剥夺眼组(B组,34只,34只眼);转基因小鼠形觉剥夺对侧眼组(C组,34只,34只眼);野生小鼠未处理组(D组,14只,28只眼);野生小鼠形觉剥夺眼组(E组,32只,32只眼);野生小鼠形觉剥夺对侧眼组(F组,32只,32只眼)。各组小鼠8周龄(56日龄)时经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后行检影验光,测量双眼屈光度数,并以等效球镜度数表示。脱颈法处死小鼠后摘取眼球组织,行离体眼轴测量,后分离巩膜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于RNA水平上检测各组样本巩膜组织中Lumican基因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联合LSD检验比较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小鼠中形觉剥夺眼、对侧眼和未处理眼的基因水平表达量、屈光度及眼轴结果,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小鼠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巩膜组织中Lumican基因表达量在转基因小鼠形觉剥夺眼中表达增加,较对侧眼及未处理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262;P(0.05);转基因小鼠形觉剥夺眼、对侧眼较野生小鼠相应眼表达也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72,2.218;P(0.05)。形觉剥夺46 d后,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小鼠形觉剥夺眼屈光度分别为(-0.38±1.10)和(0.14±1.26)D,相对于对侧眼及未处理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25,10.067;P(0.01);平均眼轴长度分别为(3.28±0.07)和(3.24±0.09)mm,和自身对照眼及正常对照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83,6.671;P(0.05)。结论人突变Lumican基因转基因小鼠形觉剥夺眼屈光度向近视方向漂移,眼轴增长,巩膜组织中Lumican基因表达较野生鼠明显升高,较对侧眼也有所升高。Lumican基因可能参与了病理性近视的形成机制,提示"基因+环境"双重因素对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造成交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