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经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后气道壁厚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OSAHS患者42例,BiPAP治疗前后对其应用磁共振(MR)榆查咽壁组织的厚度以及软腭组织,采集血标本进行血清标志物测定并作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咽壁纰织厚度均得到改善,咽后壁软腭后区厚度改善为(8.21±2.54)mm,舌后区减至(9.18±3.26)mm,会厌后区减至(5.17±1.73)mm,且咽侧壁软腭后区厚度改善为(2.67±1.25)mm,舌后区减至(0.82±0.53)mm,会厌后区减至(1.96±0.75)mm,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2、7.997、5.570、4.349、7.770、7.796,P(0.05);治疗后,患者的软腭组织均有所改善,其中截面积缩短为(324.58±23.54)mm2,厚度降低至(10.76±1.52)mm,长度缩短为(28.36±3.58)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006、3.507、6.555,P(0.05)。治疗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中CRP降低为(6.62±1.74)g/L,IL-6提升为(2.58±1.37)ng/L,8-异前列腺素改善为(37.36±8.74)ng/L,且硝基络氨酸降低至(0.42±0.19)ng/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74、2.208、18.788、16.052,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会导致患者的气道壁厚度、腭组织变化和血清炎性因子明显提升,预先检测对确定治疗措施可起到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