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临床科室
眼科
亦庄院区眼科
眼科(未分亚科)
[2]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出处:
ISSN:
关键词:
调节
眼
波前像差
瞳孔直径
摘要:
目的 探讨生理性调节对人眼波前像差的影响.方法 描述性研究.通过移动注视视标诱发调节,并在不同调节状态下采集眼波前像差.评估内容包括可诱发的调节幅度、比较调节幅度大于3D与调节幅度小于3D两组在调节放松状态下高阶像差的差异以及比较0D、1D、3D3种调节状态,在3.11 mm和4.93 mm两种瞳孔直径下,眼波前像差的变化特点.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在本实验条件下可以实现诱发调节,最大调节幅度可达7.43 D.调节幅度大于3D和小于3D两组被检者的高阶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0~3 D调节范围内,人眼高阶像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调节过程中位于Zemike多项式金字塔排布的中轴部位的第12项、第24项和第33项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F=3.799,P<0.05).结论 调节过程中人眼高阶像差会产生补偿离焦的结构性变化.
基金: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导向课题(2006AA02Z4D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重点课题(60438030)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熊瑛,余翔,李婧,等.调节过程中人眼高阶像差的变化[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3,15(3):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