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靶控输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比较

Feasibility and clinical effect comparison of bispectral index monitoring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of midazolam and propofol for sedation of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机构: [1]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麻醉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靶控输注 机械通气 镇静 脑电双频指数

摘要: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靶控输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重症呼吸衰竭、神志清醒、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至少24h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输注丙泊酚组(A组)、BIS监测下靶控输注丙泊酚组(B组)、常规输注咪达唑仑组(C组)、BIS监测下靶控输注咪达唑仑组(D组),每组20例.分析B组和D组BIS与Ramsay评分的相关性,比较四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B组和D组BIS与Ramsay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四组在插管后24h时MAP均较插管成功即刻显著降低[A组:(63.89±4.68) mm Hg(1 mm Hg=0.133 kPa)比(92.33±3.57) mm Hg,B组:(62.66±3.97) mmHg比(93.76±4.02) mm Hg,C组:(64.59±3.29) mm Hg比(93.78±4.61) mm Hg,D组:(63.18±2.51)mm Hg比(93.61±5.3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A组和B组在插管后1h时即达到此标准;四组在插管后24h时心率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在BIS监测下靶控输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都能达到相近的镇静效果,但对于需要快速镇静的机械通气患者适宜选用丙泊酚.而且,BIS与Ramsay评分呈负相关.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0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