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鼻内镜下鼻咽血管瘤切除术中术野质量的比较

Comparison of surgical field quality under two different anesthesia for endoscopic 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 resec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麻醉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控制性降压 全身麻醉 鼻咽血管纤维瘤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控制性降压方法用于鼻内镜下鼻咽血管纤维瘤(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JNA)切除术对术野质量的影响。方法 48例鼻内镜下JNA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S组(n=24)与T组(n=24)。S组使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T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行控制性降压全麻。诱导后分别调整丙泊酚及吸入七氟烷浓度使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稳定于40~50,以瑞芬太尼10~30μg/(kg·h)输注速度使平均动脉压(MAP)维持于50~65mmHg。术中由术者行术野质量评分。结果本组46例在预定情况下将MAP、BIS值控制于目标水平。术中各时点两组间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组平均手术时间小于S组[(96±19)minvs.(114±23)min,P=0.019],心率慢于S组,术野质量评分优于S组。结论与复合吸入七氟烷相比,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控制性降压全麻,达相似降压水平下能提供更好的术野质量。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38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21 更新日期:2025-02-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