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采用CT扫描记录和分析兔鼻窦炎模型造模后不同时间及给药后骨质重塑,探讨测量模型窦壁骨质CT值可否评价骨质重塑的程度以及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模型骨质重塑程度是否减轻.方法 将48只新西兰白兔上颌窦内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制成兔鼻窦炎模型.根据造模时间将兔分为3组:A组(造模后4周)、B组(造模后8周)、C组(造模后12周),每组16只;每组再分为给药和对照2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造模前所有兔行鼻窦CT检查排除鼻腔、鼻窦病变并以此CT图像作为阴性对照.3个组的对照亚组造模后不做任何处理,到达实验周数时行鼻窦CT检查;3个组的给药亚组到达实验周数的前2周开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给药2周后行鼻窦CT检查.分别测量显示上颌窦骨壁的各幅CT图像中骨质最厚处的CT值.以SPSS 16.0软件对C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造模后不同时间及是否给药的兔鼻窦炎模型骨质重塑情况.结果 造模前正常兔鼻窦骨壁的CT值平均值((x)±s,下同)为810.0±99.7,造模后CT值平均值:A组对照组为964.0±84.6、给药组为833.0±92.5;B组对照组为987.0±91.5、给药组为886.0 ±91.6;C组对照组为1086.0±74.0、给药组为899.8±76.5.A、B、C组造模后CT值均高于造模前(t值分别为2.747、4.513、7.350,P值均<0.05).A组和B组对照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3,P=0.677);C组对照组CT值高于B组(t=3.905,P=0.001);A组和B组给药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892,P=0.384);B组和C组给药组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6,P=0.385).A、B、C组给药组CT值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717、3.687、8.379,P值均<0.05).结论 兔鼻窦炎模型中,鼻窦窦壁骨质重塑现象普遍存在,并随造模时间延长而更明显.CT值测量可反映骨质重塑程度.糖皮质激素对兔鼻窦炎模型骨质重塑现象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