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分析

Clinical analysis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choroidal hemangiom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脉络膜血管瘤 光动力疗法 维替泊芬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 弥漫性脉络膜血管瘤

摘要: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脉络膜血管瘤(choroidal hemangioma,C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DT治疗的13例(13眼)C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circumscribed choroidal hemangioma,CCH)10例(10眼),Sturge-Weber综合征弥漫性脉络膜血管瘤(diffused choroidal hemangioma,DCH)3例(3眼)。PDT治疗采用维替泊芬6mg.m-2体表面积剂量10min内匀速静脉注射,5min后激光照射,功率密度600mW.cm-2,曝光时间83166s,能量强度50100J.cm-2。照射13个光斑以完全覆盖整个CCH瘤体;治疗前后进行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眼部超声检查。结果 PDT治疗后36个月,10眼CCH中,3眼视力提高,达到0.40.8,瘤体均位于颞上或颞下血管弓旁;5眼患者视力无变化,其中2眼瘤体位于颞上或颞下血管弓旁,1眼位于视盘鼻下,2眼位于黄斑中部;2眼视力下降,瘤体位于黄斑中部。眼底检查部分患眼CCH橘红色病灶缩小,表面有少许色素。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荧光素渗漏减轻,部分消退。超声检查治疗前CCH瘤体平均厚度为(3.40±2.00)mm,治疗后平均厚度为(2.22±1.3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P(0.05)。治疗前,CCH瘤体平均最大直径为(8.97±3.12)mm,治疗后平均最大直径为(7.27±3.40)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0,P=0.07)。PDT治疗后,DCH3眼中,2眼视力无变化,1眼下降。PDT治疗前后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查瘤体厚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PDT治疗CCH安全有效,可作为CCH的首选治疗方法,治疗后视功能恢复与CH瘤体的位置及厚度有关;单次PDT治疗DCH的疗效不确定,需要进一步探讨。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54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8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