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局限性脉络膜血管瘤两种激光治疗效果对比

Comparis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circumscribed choroidal hemangioma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中华系列

机构: [1]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关键词: 血管瘤 脉络膜 疗法 光动力 温热 经瞳孔 效果

摘要:
目的比较光动力疗法(PDT)和经瞳孔温热疗法(TTT)对局限性脉络膜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任选进入经瞳孔温热疗法组114例(114只眼)和光动力疗法组20例(20只眼)。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眼B型超声波检查。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时光斑覆盖整个瘤体呈灰白色反应。如瘤体较大则多个光斑组合。每次所作光斑点数16个。治疗次数15次。治疗间隔时间13个月。光动力疗法治疗采用维替泊芬(verteporfin)静脉注射15 min后,用689 nm激光照射。肿物厚度≤3mm者采用83 s,)3 mm采用166 s。光斑点数14个。治疗间隔时间≥3个月。结果从5个方面对两种疗法进行对比。(1)瘤体部位。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黄斑区肿物有效率达91.0%(61/67),视盘旁肿物有效率为94.3%(33/3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3)。(2)视网膜脱离。该因素对PDT治疗的影响比TTT大。(3)瘤体厚度≥4 mm者,TTT所用激光穿透力强,比PDT优越。(4)激光对瘤体和组织的反应。PDT治疗后有轻微色素变动,也可引起迟发性脉络膜视网膜的萎缩。TTT治疗所形成色素瘢痕增生比PDT明显(5)有效率及视力。两组进行有效率及视力对比,P=0.40,0.28,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疗法均有治疗效果。位于黄斑中心区的渗液较少且不厚的肿物,可优先考虑作PDT治疗。如需再作,应慎重考虑PDT对组织的损伤。国人PDT治疗参数及对组织的损伤仍有观察探讨的必要。瘤体较厚渗液较多者可优先考虑TTT治疗。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54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8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