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聚集的IgG对白塞病中性粒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及其FcγR在脱颗粒中的作用

Degranulation Response of Peripheral Neutrophils from Patients with Behcet's Disease to Aggregated IgG and the Role of Fc-gamma Receptor in the Degranula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 [2]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贝赫切特综合征 IGG 中性白细胞

摘要:
[目的]探讨聚集的IgG(aIgG)对白塞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脱颗粒的影响,以及FcγR在aIgG刺激白塞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脱颗粒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全血培养的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反应的体外研究体系,采集8例白塞病患者及8例正常人全血,以aIgG刺激,加(或)不加阻断FcγRⅡ和/或FcγRⅢ的单克隆抗体,加/或不加甲酰甲硫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fMLP)及细胞松弛素B,孵育2h,然后采用ELISA测定上清液弹性蛋白酶的释放水平,了解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反应情况. [结果]白塞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受aIgG诱导的脱颗粒反应高于正常人(P<0.05).无论是白塞病患者还是正常人,阻断FcγRⅡ的单克隆抗体可抑制aIgG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反应(P<0.01),阻断FcγRⅢ的单克隆抗体抑制aIgG诱导的脱颗粒作用不明显(P>0.05).加fMLP及细胞松弛素B刺激后,aIgG诱导的中性粒细胞的脱颗粒反应,白塞病患者和正常人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白塞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受aIgG刺激引起的脱颗粒反应增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脱颗粒主要通过FcγRⅡ介导.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0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