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临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研究所
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2]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与社会医学
[3]东京大学医学部耳鼻咽喉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聋
助听器
儿童发育
交流障碍
言语声学
摘要:
目的 探索聋婴幼儿助听后的认知、交流与言语发育的特征.方法 将确诊为先天性重度聋的婴幼儿39例分为A组(20例,8个月以前开始助听)和B组(19例,8个月以后开始助听).通过数字摄像机对受试儿童的行动、交流方式及发声进行录音和录像.对两组适应助听器和注视交流成立所需的时间,手指发声及其他言语发育的出现时间等作了统计学分析,并对两组的发声进行了声谱分析.结果 适应助听器所需时间、注视交流成立所需时间和手指发声出现时间:A组分别为(0.5±0.2)个月,(0.6±0.2)个月和(12.1±2.1)个月;B组分别为:(2.3±0.5)个月,(2.2±0.3)个月和(16.1±4.5)个月;各项成绩A组优于B组,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言语发育分析,两组间过渡喃语出现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准喃语和有意语出现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助听具有适应助听器时间短、易于形成注视交流、手指发声出现早和言语发育良好等特点;提示早期和有效的助听,是激发认知发育和促进言语发育的前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0020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3033202)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黄丽辉,韩德民,汪涛,等.聋婴幼儿助听后的认知、交流及言语发育[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6):1106-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