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与验证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730
临床科室
眼科
眼肿瘤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眼科(未分亚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分子机制
预后
摘要:
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其可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乃至生命。虽然已有多种针对眼内瘤体的局部治疗措施,但仍有约50%的患者在局部治疗后因肿瘤转移而死亡。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UM全身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因此对UM进行分子机制和生物学预测模型研究,不仅能够为制订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亦对准确评估肿瘤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还能为寻找新型靶向治疗策略奠定坚实基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089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51003);;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登峰”人才培养计划(DFL20150201);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经费资助(扬帆计划)(ZYLX201307);;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2014-2-003);;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16-1-2051);;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Z181100001818003,Z151100001615052);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与验证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魏文斌,杨婧研.葡萄膜黑色素瘤分子机制研究对预后评估的重要价值[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0,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