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术后正位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双眼视觉功能重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2009-2019年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后获得正位的患者414例。方法患者术前、术后(3~6个月)采用同视机和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双眼视觉功能。根据术前同视机三级功能、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最大看远斜视度(小角度偏斜组(40 PD;中等偏斜组40~60 PD;大角度偏斜组)60 PD)分组进行比较。双眼视觉重建是指斜视经治疗眼位达正位后,建立正常的双眼视觉功能。主要指标同视机三级功能和近立体视功能。结果手术前后近立体视觉功能无统计学差异(χ=0.999,P=0.382)。术前存在同视机三级功能组,术后双眼视觉功能重建显著优于术前三级功能不同程度丢失的各组(χ2=49.929,P=0.000)。发病年龄0~3岁组的术前同视机三级功能明显低于4~8岁及9~12岁组(χ2=18.592,P=0.006);各年龄组术后远、近双眼视觉功能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手术年龄9~13岁组的术前同视机三级功能优于3~4岁及5~8岁组(χ2=16.586,P=0.011);各手术年龄组术后远、近双眼视觉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小角度斜视组手术前后的同视机三级功能均优于中、大角度组(P均(0.05);各组手术前后的近立体视觉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术前远立体视存在与否是术后双眼视觉功能重建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病年龄越早、斜视角度越大,对同视机三级功能的损害越重。(眼科,2021,30: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