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教育部视觉损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关键词: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预后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孑L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影响裂孔解剖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164例165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3例,女性121例;平均年龄(64.0±6.7)岁。采用最小分辨角对数(109MAR)视力表行矫正视力检查,以及间接检眼镜、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患眼平均logMAR矫正视力1.0;平均病程(8.7±14.9)个月;平均裂孔最小径(MIN)、裂孑L底径(BASE)、裂孑L高度(H)分别为521、1010、406um;平均黄斑裂孔指数(MHI)、裂孔牵拉指数(THI)、孔径指数(DHI)、黄斑裂孔愈合指数(MHCI)分别为0.43、0.82、0.57、0.92。根据患眼手术后SD-OCT图像特征,将黄斑裂孔愈合分为A、B、C级。A级:黄斑裂孔桥状愈合;B级:黄斑裂孔良好愈合;c级:黄斑裂孑L不良愈合。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6±3.2)个月。观察黄斑裂孔愈合形态,并与患者年龄、性别、手术前病程、logMAR矫正视力、黄斑裂孔各测量参数、指数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65只眼中,黄斑裂孔愈合A、B、C级分别为30、120、15只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黄斑裂孔愈合等级与病程(r一0.141)、手术前logMAR矫正视力(r一0.082)、年龄(r一0.044)、性别(r=0.109)无关;与MIN(r一0.397)、BASE(r一0.276)、H(r一一0.240)、MHI(r一一0.363)、THI(r=一0.432)、DHI(r一0.272)呈弱相关或低度相关(P<0.05)。MHCI与手术后黄斑裂孔愈合等级呈显著相关(r一一0.543,P=0.000)。A、B、C级MHCI中位数分别为1-07、0.91、0.56。A、B、C级MH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一52.857,P<0.05)。MHCI与裂孔愈合等级的相关性最好,可视为影响手术后裂孔愈合的主要因素并作为预测解剖愈合的指标。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教育部视觉损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刘佩佩.特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后 裂孔解剖愈合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4,30(4):33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