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加味黄芪汤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眼部相关参数及中医证候积分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的NAION患者63例(63只眼),证属气虚血瘀证,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32只眼)和对照组31例(31只眼)。对照组给予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味黄芪汤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2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平均缺损(MD)、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和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复合体(GCIPL)的平均厚度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记录数据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前2组的BCVA、MD、RNFL、GCIPL的平均厚度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BCVA:治疗前后比较,2组治疗后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t治疗组=5.496,P=0.000;t对照组=2.973,P=0.006)。治疗后2组与治疗前的差值比较,治疗组BCVA的提高幅度较对照组大(t=2.008,P=0.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MD:治疗前后比较,2组治疗后MD均较治疗前减少(t治疗组=5.220,P=0.000;t对照组=3.236,P=0.002)。治疗后2组与治疗前的差值比较,治疗组MD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大(t=2.224,P=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RNFL、GCIPL的平均厚度:治疗前后比较,2组治疗后RNFL均较治疗前降低(t治疗组=5.639,t对照组=5.689,均P=0.000);2组治疗后GCIPL亦较治疗前降低(t治疗组=2.931,P=0.005;t对照组=4.445,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与治疗前的差值比较,RNFL和GCIP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治疗组=8.646,t对照组=5.906,均P=0.000)。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t=2.972,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4.38%)高于对照组(5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1,P=0.021)。结论 加味黄芪汤能提高NAION患者的BCVA,降低视野MD水平,对于患者视功能的恢复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