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干眼临床指南及共识的质量现状,识别其制订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信度,以推动干眼相关临床指导原则的质量提升,促进科学证据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应用。设计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2020-2024年发表的12部中国干眼相关的临床指南/共识,其中1部为指南,11部为专家共识。方法 使用国际通用的临床指南质量评价工具AGREEⅡ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极差法计算六个领域(范围和目的、表达清晰性、参与人员、开发的严谨性、应用性和编辑独立性)的标准化得分并进行汇总分析,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评估者的可靠性。主要指标六个领域的标准化得分。结果 三位评估者对12部中国干眼临床指南/共识评价的ICC均)0.80,评价结果可靠。对12部干眼临床指南/共识的汇总分析显示,其在范围和目的(82.26%±4.06%)、清晰性(80.40%±5.44%)方面表现良好,但在参与人员(51.08%+8.44%)、严谨性[30.91%(26.39%,32.64%)]、应用性(57.99%±8.23%)和编辑独立性[47.22%(47.22%,47.22%)]方面有待提升。其中,严谨性领域得分较低,主要问题表现为未进行全面系统的证据检索、证据评价,推荐意见形成方法不透明等。结论 近年来,中国干眼临床指南/共识在范围和目的、清晰性方面表现良好,未来再制定类似指南/共识过程中应进一步重视方法学顶层设计,并确保过程严谨透明、报告规范、参与成员多样化,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干眼指南的整体质量和临床实用性。(眼科,2025,34:19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