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机构:
[1]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肿瘤科,上海,200336
[2]长宁区中心医院病理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胃癌
树突状细胞
微血管密度
预后
摘要: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中树突状细胞浸润、微血管密度和临床病理学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通过使用图像分析仪检测50例进展期胃癌细胞中树突状细胞标志蛋白S-100的表达、微血管密度.结果 50例进展期胃癌中树突状细胞均值为(10.160±7.939)/mm2.微血管密度均值(215.240±66.124)/mm2.树突状细胞浸润密度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P=0.015).有淋巴管侵犯的胃癌组中树突状细胞浸润密度低于无淋巴管侵犯的胃癌组(P=0.011).微血管密度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34).50例患者5年生存率中,树突状细胞高浸润组(≥10.16/mm2)明显好于树突状细胞低浸润组(<10.16/mm2)(P=0.001).低微血管密度组(<215/mm2)明显好于高微血管密度组(≥215/mm2)(P=0.016).同时具有高树突状细胞浸润,低微血管密度组预后最好.结论进展期胃癌中肿瘤内低树突状细胞浸润,高微血管密度,可以促进疾病进展,可能与较差预后相关.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肿瘤科,上海,200336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吴敏,徐幼龙,张世统,等.树突状细胞浸润、微血管密度在进展期胃癌中的预后意义[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5,19(3):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