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科,武汉,430060 [2]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医院 ,430060 [3]湖北省武汉市第五医院 ,43005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肺癌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CT

摘要:
目的:研究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 )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就诊的肺癌(或拟诊为肺癌)患者176例,所有患者均行 PET (观察组)及胸腹部CT (对照组)检查。结果 PET与C T共发现250个肺内病灶,其中160个为恶性病灶(64.0%),90个为良性病灶(36.0%)。治疗组肺内良恶性病灶的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94.9%、93.8%、94.6%,对照组分别为43.9%、65.9%、57.8%,观察组各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诊断直径大于或等于1.5 cm病灶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肺癌肺门淋巴结、远处淋巴结转移中,观察组的特异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敏感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与CT相比在判断肺内病灶良恶性程度上占有一定优势,并能准确地判断肺癌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科,武汉,43006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62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85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