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常规序列及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对电击伤模型电击损伤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30只普通家兔,根据电击时间将家兔随机分为3组:A组(电击0.2 s)、B组(电击0.5 s)、C组(电击1 s),10只/组;电击伤后根据标准对电击家兔进行肢体损伤分级评价;H&E染色观察家兔电击伤后24、48和72 h下肢肌肉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磁共振T2WI平扫和T1WI-FS增强扫描观察家兔电击伤后24、48和72 h下肢损伤情况;采用DWI扫描观察不同b值下家兔电击伤不同损伤程度的表观扩散系数值。结果 3种不同电击时间条件下,共计造成"轻"度损伤模型家兔为7只",中"度损伤模型家兔为7只",重"度损伤模型家兔为6只",特重"度损伤模型家兔为10只(χ2=21.486,P=0.002)。组织学结果显示,电击后24 h后可见家兔下肢肌肉间质存在出血、肌细胞凝固性坏死、肌溶解及炎性浸润情况;48 h后则可观察到肌肉间质血管肿胀且有血栓形成;72 h后肌肉坏死组织进一步扩大加重;T2WI平扫及T1WI-FS增强扫描信号显示电击家兔呈渐进性坏死情况,与组织学结果一致;不同b值DWI扫描结果显示,b值在等于600 s/mm2和800 s/mm2条件下",轻""、中""、重"和"特重"度损伤表观扩散系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2WI平扫及T1WI-FS增强MRI扫描联合多b值DWI序列扫描对于临床电击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