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抗凝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280例心房颤动合并AC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口服抗凝药将患者分为未抗凝组(174例)和抗凝组(106例)。比较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心房颤动及ACS类型、合并疾病、既往史、卒中风险评分、出血风险评分、合并用药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抗凝组中持续性及永久性心房颤动、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比例,合并高血压、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栓塞病史患者比例,CHA2DS2-VASc评分,以及合并使用比伐芦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患者比例均高于未抗凝组,而抗凝组中阵发性心房颤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比例,合并高尿酸血症、贫血,肌酐清除率(30 ml/min患者比例,本次入院时出血患者比例,CHA2DS2-VASc评分0~1分,合并使用肝素类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替罗非班的患者比例均低于未抗凝组(均P (0.05)。高卒中风险且高出血风险(CHA2DS2-VASc评分≥2分且HAS-BLED评分≥3分)患者138例(49.3%),抗凝比例为35.5%(49/138)。高卒中风险且低出血风险(CHA2DS2-VASc评分≥2分且HAS-BLED评分(3分)患者131例(46.8%),抗凝比例为43.5%(57/131)。结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房颤动合并ACS患者抗凝治疗现状与指南依然存在差距,阵发性心房颤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合并高尿酸血症、贫血、肌酐清除率(30 ml/min、入院时出血、CHA2DS2-VASc评分(2分、合并使用肝素类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替罗非班的患者较少抗凝治疗。我们需要综合分析患者抗凝治疗的获益与风险,不断提高心房颤动合并ACS患者的抗凝治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