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武汉 430060
出处:
ISSN:
关键词:
手
外科手术
腹股沟
游离皮瓣
微型皮瓣
创面修复
摘要:
目的:探讨微型游离腹股沟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小型创面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0年7月—2022年10月,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15例手部小型创面患者(共16处创面),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19~56岁。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2.0 cm×1.5 cm~6.0 cm×3.0 cm。根据创面缺损范围和形状于腹股沟区设计13个单叶穿支皮瓣和2个双叶穿支皮瓣,皮瓣大小为4.5 cm×2.5 cm~7.5 cm×3.5 cm。根据受区情况,将皮瓣蒂部动静脉分别与受区动静脉吻合。对供瓣区创面进行分层减张缝合封闭。术中测量皮瓣厚度。术后观察皮瓣存活情况,记录供受区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皮瓣外观、质地;末次随访时,评估患手感觉恢复情况,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估患手功能,观察供受区瘢痕情况并询问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结果:皮瓣厚度为0.3~1.0 cm,平均0.6 cm。术后,11个单叶皮瓣和2个双叶皮瓣存活良好,其余2个单叶皮瓣中的1个皮瓣术后出现静脉危象,予以拆线减张、皮瓣放血等处理后逐渐恢复正常,1个皮瓣尖端少许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供受区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8~35个月,皮瓣弹性好,质地软;8个皮瓣稍臃肿,于术后3~8个月行皮瓣修整术,其余皮瓣外观较佳。末次随访时,所有皮瓣均恢复保护性感觉;患手功能评定为优者10例、良者4例、可者1例,供受区仅遗留线状瘢痕,患者对患手外观和功能恢复表示满意。结论:微型游离腹股沟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小型创面,具有皮瓣成活率高、供瓣区隐蔽、损伤小、并发症少、修复效果较好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推荐用于修复手部非功能区创面。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武汉 43006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刘峰,张伟,谢卫国,等.微型游离腹股沟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小型创面的效果[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3,39(10):93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