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吲哚菁绿联合近红外自体荧光在甲状旁腺病变识别中的应用初探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E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730 [2]国药同煤总医院普通外科,山西大同 037036
出处:
ISSN: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 甲状旁腺 近红外自体荧光 吲哚菁绿

摘要:
目的 探索吲哚菁绿联合近红外自体荧光成像技术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手术中识别病变甲状旁腺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40例PHPT患者数据,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甲状旁腺。其中吲哚菁绿给药组10例,非给药组30例。采用近红外自体荧光成像仪进行图像采集,ImageJ软件进行荧光强度分析。结果 吲哚菁绿给药组的病变甲状旁腺荧光强度显著高于非给药组(142.7±23.7 vs.94.5±31.4,t=-4.434,P=0.000);病变甲状旁腺/甲状腺荧光比值显著高于非给药组(1.6±0.3 vs.1.2±0.4,t=-3.162,P=0.004)。非给药组甲状旁腺荧光强度与术前血钙(r=0.029,P=0.088)及术前甲状旁腺激素(PTH)(r=-0.142,P=0.455)均无相关性,给药组甲状旁腺荧光强度与术前血钙(r=0.206,P=0.568)及术前PTH(r=0.160,P=0.658)均无相关性。非给药组近红外光检出率为53.3%(16/30),给药组近红外光检出率为100%(10/10)。非给药组的平均检出时间为(71.0±16.9)min,给药组的平均检出时间为(52.7±11.1)min,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187,P=0.003)。结论 吲哚菁绿联合近红外自体荧光成像技术有助于在PHPT手术治疗中识别病变甲状旁腺。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730 [2]国药同煤总医院普通外科,山西大同 037036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59 今日访问量:6 总访问量:128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