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730
临床科室
眼科
眼肿瘤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眼科(未分亚科)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730
临床科室
眼科
眼肿瘤科
研究所
眼科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眼科(未分亚科)
出处:
中华眼底病杂志.2020,36(2):127-130.
ISSN:
1005-1015
关键词:
葡萄膜肿瘤/病理学
黑色素瘤/病理学
摘要:
目的:观察蕈伞形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01年6月至2013年4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因葡萄膜黑色素瘤行眼球摘除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102例102只眼的病理切片纳入研究。根据肿瘤切片最大截面外形,将切片分为蕈伞形葡萄膜黑色素瘤(A组),扁平形、半球形、球形葡萄膜黑色素瘤(B组),分别为30、72只眼。计算肿瘤高度-基底比值。根据美国眼黑色素瘤多中心研究组标准将肿瘤分为小、中等、大肿瘤。依据改良Callender分类法将肿瘤细胞类型分为梭形细胞型、混合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和其他。应用麦克奥迪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Motic Med 6.0 )软件行图像采集和测量。A组、B组视网膜薄变率比较行
χ2检验。
结果:A组30只眼中,大肿瘤19只眼(63.3% ),中等肿瘤11只眼(36.7% );B组72只眼中,大肿瘤49只眼(68.1% ),中等肿瘤16只眼(22.2% ),小肿瘤7只眼(9.7% )。A组、B组平均瘤体基底直径分别为(14.2±5.1)、(18.7±6.4)mm;平均瘤体高度分别为(10.0±2.1)、(7.6±3.9)mm;肿瘤高度-基底比值分别为0.77±0.29、0.44±0.28。A组30只眼中,梭形细胞型24只眼(80.0% ),上皮样细胞型1只眼(3.3% ),混合细胞型5只眼(16.7% );视网膜薄变22只眼(73.3% )。B组72只眼中,梭形细胞型52只眼(72.2% ),上皮样细胞型5只眼(6.9% ),混合细胞型11只眼(15.3% ),其他4只眼(5.6% );视网膜薄变21只眼(29.2% )。两组视网膜薄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6.94,
P=0.000 )。
结论:蕈伞形葡萄膜黑色素瘤瘤体高度增加快,视网膜薄变率高。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Municip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Beijing of China;Beijing Health System High-Level Health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第一作者:
张举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730
通讯作者:
魏文斌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举,魏文斌,李彬,等.蕈伞形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J].中华眼底病杂志.2020,36(2):127-130.